首页 > 农人健康 > 农人疾病 > 咽喉炎最佳治疗方法

咽喉炎最佳治疗方法

发布于:2012-08-13 13:52:11 农人疾病 阅读:

咽喉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,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,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两种,在预防方面主要是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同时必须戒烟戒酒,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咽喉炎最佳治疗方法吧!

咽喉炎的病因有哪些?

1、病毒传染:病毒传染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而传染,以柯萨奇病毒、腺病毒、副流感病毒引起者最多,疼痛较重:其次为鼻病毒、流感病毒等。

2、细菌感染:细菌感染以链球菌、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为主。其中以A组乙型链球菌引起者最为严重,细菌或毒素进入血液,甚或发生远处器官的化脓性病变,称为急性脓毒性咽喉炎。

3、物理化学因素:物理化学因素如高温、粉尘、烟雾、刺激性气体等。

咽喉炎的症状有哪些?

1、喉感不适:包括异物感,烧灼感,干燥感,有的尚有隐痛感,以上不适感在多讲多唱后尤为明显,经休息后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。

2、发声改变:可从沙哑,“毛糙”,声嘶,直至完全失声。患者自觉讲话较轻较弱,音调变低,沉闷费力,这些症状经禁声后有所减轻或消失,但恢复用嗓后又复出现,时好时差,反反复复,病程漫长,使患者对发声感到苦恼。声嘶哑是最主要的症状,声音变低沉,粗糙,晨起症状较重,以后随活动增加,咳出喉部分泌物而逐渐好转,次晨又变差,禁声后声嘶减轻,多讲话又使症状加重,呈间歇性,日久演变为持续性。

3、咳嗽清喉:讲话或演唱前,往往有想咳出喉内分泌的清喉声,喉部分泌物增加,常觉得有痰粘附,每当说话,须咳嗽以清除粘稠痰液,此种情况,往往是患者喊声过度所导致。上咳不出多少分泌物,这种干咳却成为习惯长时间的鼻塞、流鼻涕,张口呼吸,以及炎症分泌物刺激喉部黏膜等,都容易使声带水肿、充血,时间长了可引起声带肥厚或声带小结,甚至发展为息肉,产生声音嘶哑。

咽喉炎的危害有哪些?

1、咽喉部的炎症造成咳嗽、喘憋等,进而导致出现的呼吸道疾病很多。

2、咽喉部肿胀会影响食物的吞咽。咽喉部的炎症或其它病变刺激食管支配神经,引起膈肌痉挛,会出现呃逆、心下痞等症状。

3、颈项咽喉周围有甲状腺和甲状旁腺、颌下腺、腮腺等内分泌器官,当颈项咽喉部炎症或其它病变时,容易通过淋巴管的分支扩散到这些内分泌器官,引起相应的内分泌器官病变,使内分泌失调,出现相应疾病。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可并发腮腺炎、甲状腺炎等。

4、咽喉部的炎症可以启动全身的免疫系统,对侵入的细菌病毒进行攻击,对正常组织进行保护。但是因为咽喉部刺激因素的强弱久暂不一,这些免疫反应有时不足,有时过强。不足就是免疫力低下、过强就是免疫力增强,不管是不足还是过强都会出现全身性疾病。例如肾小球肾炎就是对于咽部链球菌免疫力增强的结果。

5、头颅与躯体是依靠颈项的颈椎、肌肉来连接支撑的,头颅的转动是最频繁、最灵活的复杂关节,咽后壁的炎症可以导致颈椎椎体不稳,出现颈椎病。而颈椎病可能是引起高血压、低血压及血压波动的重要原因。咽后壁的炎症可以蔓延到颈椎部位的软组织,使颈部交感神经节受到刺激,使支配心脏、椎动脉的神经功能失调,出现心慌、头晕、失眠等等症状。

6、破裂孔导静脉将颅外翼肌静脉和咽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交通,颅内海绵窦是相当重要的组织,当咽喉部慢性炎症侵入海绵窦时会引起海绵窦血栓,出现眼球固定、复视、头痛等症。

咽喉炎的预防措施

1、吸烟、过量饮酒、吃刺激性食物其实是很多疾病发生的根源,咽喉炎是其中受影响比较大的一种,因为烟酒、刺激性食品对咽喉部的刺激是非常严重的,所以预防咽喉炎要尽早戒烟戒酒。

2、北方秋冬季节比较干燥,尤其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室内最容易有干燥的现象,因此无论家里还是办公室内最好保持空气的湿润和清洁。

3、教师、演员、歌星等职业人群常常由用嗓过度的情况,工作的同时也要适度休息、积极锻炼身体,遇到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要及时治疗。

4、咽喉炎是由细菌引起的,而口腔内是滋生细菌的温床,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极易引起细菌感染从而引发咽喉炎,因此,平时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,早晚、饭后要刷牙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 12345678@qq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咽喉炎最佳治疗方法健康养生

相关文章

  • 苦丁茶能治口臭吗?

    苦丁茶能治口臭吗?

    口臭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、鼻窦、咽,所散发出的臭气,影响着正常人的性格,使得一个...

    2013-03-24

  • 咽喉炎最佳治疗方法

    咽喉炎最佳治疗方法

    咽喉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,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,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两种,在预...

    2012-08-13